早搏并非健身运动的“红灯”

2008-09-23 00:00:00 来源:

  人的心脏有拳头般大小,它是人体中功率很大、体积较小的组织器官之一。安静状态下,成人每分钟的正常心率约为75次,这时每个心动周期约为0.8秒。运动时心跳频率加快,心动周期缩短。心律跳动的快慢受窦房结控制。可是心脏一生中并不是一定如此循规蹈矩,当异位起搏点抢先起搏时就会出现早搏。同样是偶尔几次早搏,绝大多数人没有不适感觉与反应症状,可是却有少部分人就可能出现胸闷、心悸或者心跳到喉咙口的感觉。如果区分不了究竟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对早搏不明真相,不懂得它发生的机理,还真让人提心吊胆。许多人会因此中断了常年的健身运动。
  有文献报道:对千名心脏机能正常人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跟踪研究,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有过几次早搏而本人却没有感觉到。然而,一旦被告之,其中有些人便会有心脏“悬空”之类的不适主诉。专家们指出,一个健康的心脏,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可能受过度疲劳,饮用烈酒,喝浓茶,使用某些药物等诸多心外因素的影响,波及心脏,引起早搏,这些生理性的异常搏动只要去除诱因,早搏自会消失。又如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心动过缓,心脏的低级起搏点因等不及正常的搏动来临便提前起搏,由此产生早搏症状。此时只要随着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早搏就会消失。
  那么真正的器质性心脏病伴有早搏的病人是否就该完全卧床休息而不能涉入所谓的运动“禁区”呢?回答是辩证的。美国预防医学院院长迪安.奥尼什领导的试验小组对28名做过手术的冠心病患者,采用每天素食加小跑步及瑜珈功各一小时的锻炼,一年后,这些病人的心绞痛、早搏症状都明显减少。当然,我们主张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病人,在选择运动项目、锻炼内容、持续时间和运动量时,必须有专科医生的处方、指导和监护,才被认为是安全有益的。早搏并非健身运动的禁区,即使是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早搏,也并非完全忌讳运动。应该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查明早搏原因、位置、性质的前提下进行安全的健身。

3333
3334
更多>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